今年以来,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牵头,全市各级绿化主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,围绕“新建、改建口袋公园60个,新增及改造绿地300万平方米”2022年绿化民心实事项目任务,精心组织、强化保障、顺利实施,各项任务均已超额完成,取得显著成效。为总结推广各地绿化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经验和成果,特开设此专栏,展示各县级市(区)优秀绿化项目和典型案例,凸显绿色美好生活。
康养乐园
“橙趣无限”— 时代街角
“口袋公园”是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新载体,也是提升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效途径。张家港市结合城市更新,聚焦群众需求,对街头转角、老旧小区周边、城区内“边角地”等小微空间的“微改造”“微更新”“精提升”,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、功能完善、便捷惠民的“口袋公园”,让老百姓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进园”,有效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,改善了人居环境。
前溪公园
张家港市在“口袋公园”项目的推进过程中,创新“公园+”思路,依托“公园+”模式对口袋公园进行文化延伸、功能完善及科技赋能。针对不同人群特点,因地制宜、因民所需,不断建设满足市民需求、独具特色的城市微空间。
前溪公园
一是挖掘“公园+文化”内涵,突显项目特色。“口袋公园”在确定选址、规划时就注重挖掘、传承点位周边文化内涵。例如张家港市步行街西“商趣街角”小游园,主题就是对全国县级市第一条步行街的文化发掘与记忆传承。“书信驿站”小游园,主题体现的是张家港市邮政的发展之路。通过公园与不同文化的结合,使项目不仅满足群众需要,更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色,避免千园一面。
康养乐园
第二,搭配“公园+功能”组合,完善社区服务力。针对 “口袋公园”不同的区位和服务人群,推出“公园+娱乐互动”“公园+文化记忆”“公园+学习教育”“公园+康养健身”等空间功能组合,将社区的部分服务功能融入到公园中。例如“康养乐园”小游园,位于老城区,周边老人较多,因此在常规公园元素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健身器材、无障碍通道、棋牌桌等设施的数量,并注重使用舒适性、安全性。前溪儿童友好公园,考虑儿童视角,新增童玩乐园及自然科普教育区,通过场地色彩化、融入主题与故事性等方法,打造适合儿童活动,寓教于乐一体的儿童友好公园。
前溪公园
三是探索“公园+科技”模式,提高创新驱动力。“口袋公园”建设引入智慧化、智能化,通过装置创新、技术创新等手段,科技赋能,打造智能互动的公园景观。针对不同项目需求,增设AR科普互动装置、智能互动屏、彩色光伏景观廊架等装置,增加互动游戏、科普教育、智能充电、免费WIFI等功能。在增加公园趣味性的基础上,提高人员参与性,为园林景观的技术革新拓展了新路径。
(苏报融媒记者 张丫 通讯员:毛秀国)